來源:揚子晚報網 時間:2022-01-09 13:38:09
平時工作很忙,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沒辦法在家照看比較擔心,為了省事網上購買攝像頭用于查看,沒想到自家卻被不法分子“偷窺”。近日,武進區檢察院辦理了這樣一起通過偷窺攝像頭侵犯他人隱私的案件。
如今,商場、美容院、酒店等不少公共場所都會安裝監控攝像頭,一些市民為了隨時隨地遠程查看家里的情況,也會在房間安裝智能網絡攝像頭。然而,這些出于安全防范目的安裝的“電子眼”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那里卻發展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,破解賬號、公開售賣,甚至還有“行業交流群”!網絡攝像頭成為了“偷窺神器”,只需要花上兩三百元就可以控制幾百個攝像頭進行偷窺!
2021年6月,武進區公安分局在工作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:轄區內一名男子多次通過侵入他人的網絡攝像頭,窺探他人隱私。6月25日,民警配合相關職能部門,在武進區禮嘉鎮一民房內將嫌疑人鐘某抓獲。經現場初步清點,鐘某手機內持有的他人網絡攝像頭控制權限就有200多個!
經審查,鐘某交代,自己從去年開始在某個“行業交流群”中,發現有不少群友在交流網絡攝像頭的事,只需花上一二十元,就可以購買到某個網絡攝像頭的設備ID、密碼,或者二維碼,再通過特定的APP綁定設備,就可以實時觀看這個攝像頭的“直播”。
出于好奇,鐘某也試著購買了一些:“這些攝像頭有些是美容院的,有些看起來是酒店偷拍的,還有的是人家家里、院子的,甚至臥室的都有。”幾次購買下來,鐘某也有了“經驗”,不再滿足于“盲目選購”,而是在交流群里與他人交換,并指定“買對著床的攝像頭”。鐘某稱,期間他與一名網友進行交換,從6月開始,對方先后給了他六七個二維碼,共計掃描出55個網絡攝像頭!經分析研判,警方確定了該網友的真實身份為陳某某,2021年7月13日,辦案民警在浙江嘉興將陳某某抓獲。
9月26日,武進區檢察院對鐘某、陳某某二人提起公訴。檢察官認為,被告人鐘某、陳某某通過非法獲取他人網絡攝像設備賬號,添至手機軟件,登錄他人網絡攝像頭以窺探隱私,截至被查獲時,被告人鐘某共成功連接攝像頭283臺,被告人陳某某共連接攝像頭346臺,上述網絡攝像頭被添加登錄后,可對攝像頭進行實時觀看、回放、抓拍、錄像等功能操作。兩人的行為已違反國家規定,侵入他人攝像設備,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,情節特別嚴重,應當以涉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追究其刑事責任。11月29日,武進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,判處鐘某有期徒刑3年,緩刑4年,并處罰金;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3年,緩刑4年,并處罰金。
檢察官提醒:非法侵入他人網絡攝像設備,能夠實現對攝像頭觀看、回放、抓拍等功能操作,數量達20臺以上,即構成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;非法破解他人網絡攝像設備、獲取設備賬號密碼并進行售賣,情節嚴重的,即使未綁定手機觀看,也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。
同時,檢察官還提醒市民要提高安全防護意識。本案中鐘某等人購買到的網絡攝像頭設備的密碼,大多為“弱密碼”:“比如123,或者是設備的原始密碼admin。”這一類密碼往往是“黑客”入侵的首選,極易被惡意控制。因此,市民如果在家中安裝網絡智能攝像頭,不要購買“三無”產品,而是要選擇正規廠商生產的。其次,不要使用原始預設的或者過于簡單的用戶名和密碼,而且要定期更換密碼,并對設備殺毒;同時,為了以防萬一,用戶最好也不要將攝像頭正對臥室等隱私區域,時常查看設備連接器,如果出現陌生的設備連接,很有可能是被人非法入侵,要及時報警處理。
(通訊員 常檢軒 記者 劉瀏)
一人操縱200多個他人攝像頭 你的“電子眼”可能變成了別人的“偷窺神器”!
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將受重罰 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
相機、鏡頭、電影機等30多件攝影器材被盜 嫌疑男子半月內行竊18次!
南極洲最大冰川——思韋茨冰川正在逐漸融化 或將在未來三年后完全崩塌